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

韓良露:京阪神的差異化城市行銷


【聯合報╱韓良露( 南村落總監、生活美食家)】2012.05.31

任何在京都、大阪、神戶來往旅行的人,都會發現這三個赫赫有名、各具特色的名城,彼此的距離與交通是如此方便,不管是國鐵JR或私鐵阪神、阪急、近鐵的聯絡網,竟然都只要卅分鐘左右,從單日往返的時間來看,比起不少東京首都圈通勤上班族單趟旅程就要花一兩個小時,京阪神若形成分散的首都圈,居民在通勤的時間上反而較少。

關西文化因歷史造成了多元性發展:京都千年在天皇腳下過日子,整個文化是向上提升的,連庶民都會染上貴族的風雅。整個京都在失去首都政治地位後,卻仍然是歷史與傳統文化的首都,所有日本的傳統藝術與生活美學都仍以京都為榜樣。

京都人一直都知道自己真正的優勢就在傳統文化,看管好那些寺院、神社、庭園、町家、祇園、料亭、西陣織、友禪染、藝伎、茶道、香道、花道等等文化資產,就夠京都人固守住城市行銷最重要的差異化經營。京都過去與現在與未來的核心競爭力都不在都市更新,而是如何守護住老文化老東西。上賀茂神社附近的有機茶園與下鴨神社的原始林與大原一帶的稻田及野菜等等,一座至少被人類使用過一千年的古都,還能保持城市與自然某種程度的平衡,這樣的城市做為日本的心靈首都當然無話可說。

大阪是由中下層勞工與刻苦打拚白手成家的商賈打造的城市,大阪船場的商人小氣實際,卻不尚京都文化和虛飾。大阪沒有高雅文化的優勢,就像建大阪城的豐臣秀吉知道自己出身不好,因此工作上要更精明、狡猾、苦幹,工作之餘則必須懂得搞笑放鬆,大阪人也是這樣,整個城市從早到晚亂哄哄,大聲談笑的分貝恐怕是日本城市中最高的,環城的御堂筋地鐵上幾乎不見坐得端正的人。

整個日本文化的壓抑指數,在大阪最不容易感受到,但這亦是大阪的城市差異化經營。不喜歡京都懷石料理分量小而美的,放心,大阪的會席料理大而澎湃還平價;不喜歡京都人把真話藏在隱晦又曲折的壞心眼中,大阪人的熱情、爽直、實事求是讓人放鬆。說起賣東西,京都人是老鋪好貨,不怕你不買,而大阪人卻非要大聲嚷嚷大賣平價貨。

京都古典優雅,大阪土俗有力,兩個城連在一起已經夠有趣了,偏偏還有另一個新潮洋化的神戶也在卅分鐘車程內。神戶大概是我在全日本旅行時遇到最多說流利英語路人的城市,街上衣飾的時髦也遠勝京都、大阪、難波。村上春樹就是出身神戶近郊的蘆屋,而非京都或大阪。

神戶的城市差異化經營,就在傳承與運用歷史上做洋務和外國人打交道所累積的優勢遺產,全日本只有神戶的洋果子和乳酪蛋糕可以挑戰代表流行的東京。

我在神戶吃從不外銷的神戶牛肉,餐廳侍者會展示店裡正在供應的牛肉,是來自一年只養育三千頭神戶牛中的那一頭牛的履歷證明,如果沒有這樣的血統證明,神戶牛肉如何保持優越性?在神戶也吃到了和式生蠔套餐,除了不同產地的活生蠔外,還可以吃到生蠔天婦羅、和風生蠔義大利麵、生蠔咖哩飯。神戶的洋化並非全面西化,就像村上春樹的文體是和洋一體,神戶的牛肉、生蠔、乳酪蛋糕等等也都是和洋一體。

京阪神繞一圈,讓我想到了像京都的台南、像大阪的高雄與像神戶的台中,不也都強調差異化城市經營與行銷?它們是否也可構成中南台三城,如同關西三城和東京一別苗頭般的和首都台北競爭呢?

【2012/05/31 聯合報】@ http://udn.com/

韓良露:京阪神的差異化城市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