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中巨石嶙嶙,清水潺潺,回歸尊重環境的觀念, 順應自然才能創造永續的生活環境 |
青澈的溪流與魚群就像一幅美麗的圖畫 |
以社區營造為基礎,減少生態足跡及生態包袱, 才能成為真正永續發展的的生態社區與整體環境 |
社區居民在這個表演場以鄒族傳統的迎神、小米祭的歌舞表演來呈現, 表現出傳統文化的特色 |
讓外來的旅客融入鄒族的生活,人在互動中成長, 並非一般迎合旅客口味的觀光區 |
讓外來的旅客融入鄒族的生活,人在互動中成長, 並非一般迎合旅客口味的觀光區 |
鄒族部落vs經濟開發
嘉義縣阿里山區的山美村是一處(TSOU)鄒族部落,組織為嚴格的父系氏族組織,以大、小社分脈聯合的政治性組織為主,以豐富山林與溪谷的資源自給自足。日治時代,阿里山成了掠取木材資源的工廠,山美的樟樹也難逃被砍伐的命運,樹木不斷的倒塌達那伊谷的動物自然是四處逃竄離開原來的棲息地,豐沛的魚群也開始被捕殺來食用。在1970年代末,阿里山公路開闢,高山茶種滿公路沿線,山美村居民的自給經濟開始改變,雇主以豐渥的薪資雇用當地居民做揹肥料、採茶、製茶及除草等雜務。便利的公路,也帶來了違法傾倒的土方和濫闢的茶園,嚴重影響了當地的水土保持,加上受到工業化的影響後,原本部落經濟漸漸瓦解,年輕人口嚴重外流,達那伊谷被劃歸為水源區與保安林的範圍中,徹底切斷鄒人與這條溪谷的關聯。原本與山美人的生活緊密相繫的溪流,成了政府資產,失去聖地意義的達那伊谷和其他台灣河川一樣,人群隨興的在達娜伊谷溪炸魚、毒魚及電魚,不出幾年,曾是鄒族聖地的達娜伊谷溪 ,已遭嚴重的破壞,卻也讓部落居民察覺到環境破壞的警訊,也清楚的發覺到山美社區的潛力,決心搶救山美的生命之河。
地方環境覺醒與努力
年代的臺灣,生態保育的觀念已漸漸萌芽,但在當時經濟取向的臺灣如何復育一條河川的成功前例。為了部落的願景當時的村長及部落幹部逐一拜訪部落長老,一步一步,喚回長老們的感情與記憶,終於獲得五大氏族的同意。就此誕生全臺灣首創的河川自治公約,公約中明定:達娜伊谷是山美村全民共有的財產;拒絕政府任意委由財團投資開發;十五歲至五十歲的山美人,有義務保衛達娜伊谷(意為忘憂谷)。1995年臺灣第一座社區自主推動的「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揭幕,社區居民的美麗夢想,終於初步實現。他們除酌收清潔費以作為維護環境之用外,也考慮溪中生態的平衡,在雨季和魚類繁殖期開放曾文溪供釣客垂釣,並提供魚苗賣給養殖業者。生態公園的收入成就了社區福利、文化承傳和農業改造的基金,舉凡老人安養、學生獎助學金、急難救助、結婚補助及生育補助,都是從社區自主觀光收入來支付的。「如果我們善待達娜伊谷,達娜伊谷將會反哺我們。」,推動人對部落族人的承諾,終於被印證了,更難能可貴的是年輕人逐漸的再回到部落裡工作,積極的投入社區營造的心非常強烈,藉由對於地方的認同轉而對地方文化的驕傲,重現「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歌曲中的美麗畫面。這是少見的社區完全自主的案例,社區民眾自己規劃自己的未來,也成功達到初步的理想,生活得以調節,感情也更緊密,社區營造的實踐在原住民部落中完美的呈現,其實觀光只是部落的手段,重點是達到部落重建的理想。
八八風災後的社區再生
八八風災後,達娜伊谷被上游巨大石塊的所掩埋,園區內有三座橋跨過,全部被沖毀,原本魚蝦成群,綠樹掩映的達娜依谷溪自然生態保育區,河床已是土石一片。辛辛苦苦所建立的家園就這樣被風雨無情摧毀,生態受傷頗重,但也因之前所凝聚的社區向心力,使部落很快的動了起來,很快的恢復部落的生氣,而在協力重建中,人的心又再次的凝聚,也更加的團結,2011年重新開園後周末假日遊客量大約已恢復七成,雖然不能跟鼎盛時期一個月動輒十幾萬人相比,但已經看到了希望,雖遭風災侵襲但也因此許多圍繞在園區外與部落無關的攤販也漸漸消失。部落團結的力量就如小鯝魚逐漸回流,象徵著山美部落族人的活力也正逐漸復甦中,讓我們看到鄒族部落堅韌的生命力。
自主社區才能永續經營
這個案例之所以成功,在於居民自主尋覓地方在現代化衝擊下的魅力,以環境修護的方式發展深度旅遊魅力空間,地方認同的重構及人與環境的重構,深入而貼近社區活力的在地動員,成功營造屬於自己的環境並細心的維護,惟有深入地方改造軟體才能得到真正的成功,在地商品文化則必須與地方文化相連結才有其原始性,因為地方文化才是事件最基本的靈魂。當然這個案例自然也成為臺灣許多社造地區爭相仿效的案例,但是如以制式化複製方式推動並未能進入真的人的改造及聯繫,反而太過著重於經濟發展,看到的只是「錢景」而非「前景」。事實上,鄉村及其他非都市地區並非附屬於都市的地區,並非僅侷限在提供都市地區民眾觀光旅遊之功能,未能了解社區特色下,社造只會漸漸失去了原意。居民在社區這個文化圈裡的角色,也應該更積極更主動才能建立起自己的社區文化特色,雖同樣是以聚集產業引入經濟及商業活動,在自主社區的基礎中,卻有著不同實踐的意義。
原住民部落vs社區營造
臺灣的社區營造實踐下,原住民部落常為各社區之典範,並非原住民較能理解社區營造的意義,而是大部分的原住民並未受到社會變遷人口外移所影響,其部落凝聚力仍是緊密的,當部落人到大都市尋找更多的工作機會時,故鄉的節慶仍是重要的,部落的祖訓在心中也是堅決的,人與人的情感仍是緊密連結的,並未因工作居住地的改變而有所變化,故當人回到部落時,共同目標的凝聚也較其他社區更為容易,有了共識即使受到大自然的侵襲或破壞,修復的力量也較一般地區更為強大,社造的成功不再實質空間的營造,而是能將人與人的心真正的串連在一起。
嘉義縣阿里山區的山美村是一處(TSOU)鄒族部落,組織為嚴格的父系氏族組織,以大、小社分脈聯合的政治性組織為主,以豐富山林與溪谷的資源自給自足。日治時代,阿里山成了掠取木材資源的工廠,山美的樟樹也難逃被砍伐的命運,樹木不斷的倒塌達那伊谷的動物自然是四處逃竄離開原來的棲息地,豐沛的魚群也開始被捕殺來食用。在1970年代末,阿里山公路開闢,高山茶種滿公路沿線,山美村居民的自給經濟開始改變,雇主以豐渥的薪資雇用當地居民做揹肥料、採茶、製茶及除草等雜務。便利的公路,也帶來了違法傾倒的土方和濫闢的茶園,嚴重影響了當地的水土保持,加上受到工業化的影響後,原本部落經濟漸漸瓦解,年輕人口嚴重外流,達那伊谷被劃歸為水源區與保安林的範圍中,徹底切斷鄒人與這條溪谷的關聯。原本與山美人的生活緊密相繫的溪流,成了政府資產,失去聖地意義的達那伊谷和其他台灣河川一樣,人群隨興的在達娜伊谷溪炸魚、毒魚及電魚,不出幾年,曾是鄒族聖地的達娜伊谷溪 ,已遭嚴重的破壞,卻也讓部落居民察覺到環境破壞的警訊,也清楚的發覺到山美社區的潛力,決心搶救山美的生命之河。
地方環境覺醒與努力
年代的臺灣,生態保育的觀念已漸漸萌芽,但在當時經濟取向的臺灣如何復育一條河川的成功前例。為了部落的願景當時的村長及部落幹部逐一拜訪部落長老,一步一步,喚回長老們的感情與記憶,終於獲得五大氏族的同意。就此誕生全臺灣首創的河川自治公約,公約中明定:達娜伊谷是山美村全民共有的財產;拒絕政府任意委由財團投資開發;十五歲至五十歲的山美人,有義務保衛達娜伊谷(意為忘憂谷)。1995年臺灣第一座社區自主推動的「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揭幕,社區居民的美麗夢想,終於初步實現。他們除酌收清潔費以作為維護環境之用外,也考慮溪中生態的平衡,在雨季和魚類繁殖期開放曾文溪供釣客垂釣,並提供魚苗賣給養殖業者。生態公園的收入成就了社區福利、文化承傳和農業改造的基金,舉凡老人安養、學生獎助學金、急難救助、結婚補助及生育補助,都是從社區自主觀光收入來支付的。「如果我們善待達娜伊谷,達娜伊谷將會反哺我們。」,推動人對部落族人的承諾,終於被印證了,更難能可貴的是年輕人逐漸的再回到部落裡工作,積極的投入社區營造的心非常強烈,藉由對於地方的認同轉而對地方文化的驕傲,重現「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歌曲中的美麗畫面。這是少見的社區完全自主的案例,社區民眾自己規劃自己的未來,也成功達到初步的理想,生活得以調節,感情也更緊密,社區營造的實踐在原住民部落中完美的呈現,其實觀光只是部落的手段,重點是達到部落重建的理想。
八八風災後的社區再生
八八風災後,達娜伊谷被上游巨大石塊的所掩埋,園區內有三座橋跨過,全部被沖毀,原本魚蝦成群,綠樹掩映的達娜依谷溪自然生態保育區,河床已是土石一片。辛辛苦苦所建立的家園就這樣被風雨無情摧毀,生態受傷頗重,但也因之前所凝聚的社區向心力,使部落很快的動了起來,很快的恢復部落的生氣,而在協力重建中,人的心又再次的凝聚,也更加的團結,2011年重新開園後周末假日遊客量大約已恢復七成,雖然不能跟鼎盛時期一個月動輒十幾萬人相比,但已經看到了希望,雖遭風災侵襲但也因此許多圍繞在園區外與部落無關的攤販也漸漸消失。部落團結的力量就如小鯝魚逐漸回流,象徵著山美部落族人的活力也正逐漸復甦中,讓我們看到鄒族部落堅韌的生命力。
自主社區才能永續經營
這個案例之所以成功,在於居民自主尋覓地方在現代化衝擊下的魅力,以環境修護的方式發展深度旅遊魅力空間,地方認同的重構及人與環境的重構,深入而貼近社區活力的在地動員,成功營造屬於自己的環境並細心的維護,惟有深入地方改造軟體才能得到真正的成功,在地商品文化則必須與地方文化相連結才有其原始性,因為地方文化才是事件最基本的靈魂。當然這個案例自然也成為臺灣許多社造地區爭相仿效的案例,但是如以制式化複製方式推動並未能進入真的人的改造及聯繫,反而太過著重於經濟發展,看到的只是「錢景」而非「前景」。事實上,鄉村及其他非都市地區並非附屬於都市的地區,並非僅侷限在提供都市地區民眾觀光旅遊之功能,未能了解社區特色下,社造只會漸漸失去了原意。居民在社區這個文化圈裡的角色,也應該更積極更主動才能建立起自己的社區文化特色,雖同樣是以聚集產業引入經濟及商業活動,在自主社區的基礎中,卻有著不同實踐的意義。
原住民部落vs社區營造
臺灣的社區營造實踐下,原住民部落常為各社區之典範,並非原住民較能理解社區營造的意義,而是大部分的原住民並未受到社會變遷人口外移所影響,其部落凝聚力仍是緊密的,當部落人到大都市尋找更多的工作機會時,故鄉的節慶仍是重要的,部落的祖訓在心中也是堅決的,人與人的情感仍是緊密連結的,並未因工作居住地的改變而有所變化,故當人回到部落時,共同目標的凝聚也較其他社區更為容易,有了共識即使受到大自然的侵襲或破壞,修復的力量也較一般地區更為強大,社造的成功不再實質空間的營造,而是能將人與人的心真正的串連在一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