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日 星期四

桐花太多了 (劉克襄)

桐花在台處處綻放,
但也壓縮了本土植物的生長空間。
蘋果日報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劉克襄(作家)/2013-05-02

日昨搭乘直升機,飛繞了台北盆地東北邊,結果觸目盡是桐花盛開。乍看漂亮,我卻滿腹愁苦。
若果連東北多雨的山區都如此,桐花滿山的土城三峽,乃至桃竹苗一帶更不用說了。前個月在東海岸旅行,一路看到桐花沿山坡地處處綻放,還在感嘆東海岸生態已然質變,再看到台北盆地如是,桐花明顯的已過度氾濫。

壓縮本土植物空間

如今所見盛開的桐花都是廣東油桐,百年前從長江流域一帶引進台灣。日人鼓勵台人在淺山地區栽植,拾取油桐子榨油。豈知日後桐油不抵合成化工原料,缺乏經濟效益的油桐樹遂任其荒蕪。怎曉得,時日一久此荒蕪竟在郊野綺麗成花海,意外帶出觀光資源,更成為北部客家文創產業重要的一環。
我們把野外資源轉化為商機,此一行銷和包裝,當然值得喝采和肯定。但油桐花繽紛如雪景,許多安全島、校園和公園等公共空間竟也大量栽種,一如追求春初櫻花的美麗,完全不顧其外來身分,壓縮本土植物的生長空間,誠乃一大謬誤。
目前在台北盆地所看到的桐花,都是區塊生長的為多,說是自己野生拓展的,我不盡信,恐怕人為栽植的偏多。想要尋求自然景觀空間之美,還是得多加強宣導,希望國人盡量選擇栽種原生植物,讓郊野淺山多一點本土味。台灣有很多在地白花植物,都值得推廣,諸如流蘇、華八仙、台灣石楠等等。
我們為了美觀大量栽種,不顧淺山生態和山坡保育,委實該到全面檢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