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7日 星期五

膚淺的文創認知與政策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電子報/自由評論/2011-10-06

中國在去年通過「投入二百億元人民幣發展文創產業」計畫,針對影視、出版、動漫等幾個領域,列為重點投資項目,其中,台灣由於發展文創產業的起步較早,市場趨於成熟,尤其長期養成的人才已經成為非常關鍵的柔性國力與資產,現在成為中國積極招攬與磁吸的主要對象,中國以國家政策對台高薪挖角的消息因此始終不斷,面對這個競合的趨勢,台灣的因應與對策為何?如果只是馬政府過度簡單地認為「把大陸當腹地」就好了,那麼文創的根如何留在台灣?文創產業與人才一旦失根,未來就算能開花,結出來的果也不再是台灣的了。

文化創意產業的推動情況,昨天成為國民黨中常會報告的議題,台灣文創受到中國策略性、計畫性地吸納,已經構成產業生存的最大挑戰之一,行政院稍早雖然擬定了三個步驟來面對衝擊,但是論資金的規模,在七至十年期間祭出一百億元新台幣,與中國相較,顯然不成比例;論具體作為,所謂的「善用台灣優勢,讓台灣成為華文優質生活中心代言人」、「建立台灣品牌」、「鼓勵跨界合作、建立技術深度」,陳義似乎很高,但重要的是如何與能否落實,那麼政府的觀念與方向至為關鍵。

但是從執政黨馬英九主席昨天的裁示看來,不僅文不對題,而且夜郎自大,非常要不得。首先,馬英九認同「如果台灣文創人才把大陸當腹地,在大陸操兵,產生影響力,再以台灣為基地,當然不是壞事。」這個謬誤應該來自於文建會主委盛治仁的看法,他說,「如果大陸的電視打開都是台灣製作的電視節目、大陸劇場都是台灣的文創人才演出的話,我們應該寧願看到這種情況,而不願意看到台灣的電視被大陸電視劇攻占,或是台灣的劇場被大陸的劇場人才攻占。」這種昧於現實的書呆子講法,必須針砭的是:在中國專制的土地上,有創意,也是被規格化的,台灣製作與台灣人才如果必須服膺在這樣的教條之下才能產出,橘逾淮為枳,還叫做台灣文創嗎?

其次,馬英九又牛頭不對馬嘴地說:「大陸因為文化大革命,所以文化有斷層,對傳統文化有一種說不出的興趣;台灣最近一些讀經班都去大陸跟他們互動,並幫大陸成立讀經班。」這種對中國停留在冷戰時期的認識,淺薄而且錯誤;同時把台灣多元薈萃的文化累積,一元認定為「中華文化」,更是狹隘意識形態加上政治獨裁式的文化摧毀,兩岸的文創人都應該對此提出抗議。

文化是脫離不了土地的,站在中華文化的角度,中國不只是起源地,所有的歷史場景全在那裡,誰能忽視這種優勢?站在台灣文化的立場,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像這裡是東方與西方文化交融揉雜的自然平台,這同樣也是歷史的機遇造成,就如淡水與鹹水交界的紅樹林一般,誰又能將南島文化、荷西殖民文化、明清閩南移民文化、日本殖民文化、一九四九年中國移民文化,以及美國文化的孕育,自台灣文化中割裂而出?一個對文化本體認識不清,不知道台灣文創的機會與威脅各是什麼的人,如何制定正確有效的文創政策?

中國要台灣的人才,很清楚,目的是創意與技術,不在文化,而台灣要保有在文創產業的強勢領導,關鍵在文化,以及支撐這個文化的自由與開放。針對這一點,請國民黨把統治霸權與政治指導的手拿開,由真正文創產業的精英來領導政策,政府只須扮演全力支持的後盾就好,唯有如此,台灣文創才能永續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