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1日 星期五

消費生活藝術化 Art in the Shopping Mall

劉建文(Michael Lau)去年耶誕節在銅鑼灣的「時代廣場」
推出集合其十年來所設計公仔的展覽。(攝影/高子衿)
每一幢太古新建的大樓,內與外皆設置多件藝術作品,
此件為馮力仁的木雕作品之一,放置於行人天橋中,
呼應使用此通道的上班族對於休憩的小小想望。(攝影/高子衿)
由太古集團所收藏的作品《舞影翩翩》,
創作者為Allen Jones R. A.。(攝影/高子衿)
李展輝名為《都市一隅.花》的不鏽鋼雕塑,
高8.5公尺,設置於K11挑高的廳堂中。(攝影/高子衿)

商場藝術展覽在香港

資料來源:今藝術第221期 2011年2月號/高子衿

今日已成現代人重要的休閒購物場所—購物商場(shopping mall),其實是在1960年代中期方興起之物,而在亞洲地區,新加坡著名的購物區烏節路那時還正從荒廢的熱帶果樹果園轉變成飯店、商場等商業行為陸續進駐,日本則仍在研究歐美連鎖商店的經營模式,唯有香港一枝獨秀的成為亞洲最早建成購物中心的城市。而後,香港政府自1970年代開始市區重建與新市鎮的規畫,一方面使得公共空間逐漸私有化,因而公眾的街道空間,轉變成為由地產發展商回饋的、被摩天大樓包圍的「公眾休憩用地」;另一方面,也因為實施人車分隔原則,市民逐漸習慣在私人天橋及私人商場間來往,而將地面大部分空間則留給的馬路和車輛。因此,都市的生活動線由橫向改為垂直,通過增加大樓的高度來增加更多的空間,並縮短辦公室與居住區之間的距離,人們的居住與生活行為模式也因此大為改變。而市鎮聚落常與公共交通站息息相關,商場亦為必備的設施(香港購物商場中有60%都屬於地鐵站上層的物業),因而商場漸漸取代以往的公園、劇院甚至是博物館,成為這個時代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於是城市變成一個由四通八達甬道所組構出的空中之城,多數香港人一日生活可能便是在辦公樓、商場、地鐵與住宅樓之間穿梭,幾乎可以不用走出人工建築物之外。也因此,商場對於香港人的意義非凡,不只是閒暇或是有餘裕才去的地方,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集團也一手包攬起人們一切生活所需。

然而,香港雖然建設了亞洲最早的購物中心,但其發展並不就此停住,除了實體建物不斷新建和擴張,由於激烈的市場競爭,在思維上也不斷創新發展,致力於形成自身吸引群眾的識別特徵,當中,由於近年來特區政府致力於以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帶動經濟轉型,以及龐大的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籌建計畫的效應影響,購物商場除了在重大節慶舉辦相關的慶祝活動之外,也列增不同類型的文藝娛樂活動,除了為求增加人流、提供更多元的活動讓人群駐足,也求獲得以文化藝術塑造包裝企業的正面形象。而最直接的作法,就是邀請藝術家在商場內公共場域展出,例如位於銅鑼灣的「時代廣場」,便曾經邀請過隋建國、幾米、池龍虎等藝術家展出,去年耶誕節更邀請香港公仔教父劉建文(Michael Lau)在二樓大廳及露天廣場,展出其十年來設計的公仔放大版和立體玩具裝置,成為揉合潮流文化和藝術狂想的主題樂園,吸引絡繹不絕的群眾流連忘返。此種藝術品與設計品,或是因應時令的展覽方式雖尚未能打破原本的展覽模式,但在各藝術空間漸已未能提供足夠檔期予當地藝術家時,商場與藝術展覽的結合模式未嘗不能是另一種展示場域的新可能。

生活品味帶動者-英商太古集團
根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2010年的「世界競爭力報告」,香港位居全球第二名,企業的高分紅制度和高房價,也促使他們不間斷的兼差、超時工作,然而這樣長工時的生活狀態,有其不利於文化發展的一面:當下班都是晚上8、9點時,實則無餘裕再去參與文化休閒活動,而營業時間較長的商場,反倒是他們仍能去的場所。或許有鑑於當地居民此種高速、緊繃的生活方式,作為香港老牌知名地產商的太古地產,雖然經營規模在當地並未佔前列,但其著重長遠利益,和源自於早年經營船塢及糖廠,時常是以大面積土地來作整體性規畫的考量,因而品牌商譽卻屬數一數二。其認為「在城市規畫中,視覺藝術觸覺尤為重要」,影響著人們活動的習性、社群的生態,而因應不同的群眾需求則有不同層面的作法,例如在實體的生活空間中,早在1970年代便開始發展的太古城,建蔽率僅25%,擁有大量的休憩設施,雙十型大廈亦讓每個單位皆可獲得充足陽光和空氣,居住環境堪稱一流;此外,其熱心促進公共藝術和文化活動之舉,也是香港推動商業與藝術風潮的濫觴,除了引進來自世界各地的表演節目之外,更委託當地及國際知名的藝術家為旗下物業量身訂作藝術品,不但讓建物的公共空間變成藝術館,也營造出合適交流的氣氛;對於那些有更多藝文需求的群眾,集團則在太古坊成立了一個面積約2,000平方公尺的「ArtisTree」展覽空間,為香港最大的私人展覽場所,也擁有專業的設備,而其免費提供藝術家展出,甚至支付一個月新台幣數十萬元的電費,除了讓創作者多了一個專業的展覽空間可選擇,也能讓其累積更高規格展出的實務經驗。2008年開幕時曾與英國著名的V&A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合作,推出魏斯伍德(Vivienne Westwood)的大型時裝設計展。

全球首座購物藝術館-K11
去年底甫開幕的K11,是由新世界發展公司與市區重建局合作,將尖沙咀舊區重建的購物藝術館,除了武漢之外,未來還預計入駐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天津和瀋陽等一線城市。身在香港,卻未像其他商場以精品大牌吸引中國遊客,而是評估該品牌是否與K11有著共同體現藝術、人文、自然等特質,故而在超過100家的進駐品牌中,有65%是首次入駐香港。不同於其他商業空間多半視藝術為裝飾,曾於哈佛大學主修東亞文學和文化的K11創辦人鄭志剛,則是具有以長期計畫和努力,來提昇市民美學素養的使命感,故而在建設硬體過程中就充分考慮藝術作品擺設的位置,總共設置了13件由他親自挑選、永久典藏的藝術作品,當中以裝置和雕塑為主,有的懸掛在行走穿梭的空間,有的佇立於挑高的廳堂中,或是作為供遊客休息乘坐的座椅。作品主題如樹、種子、風、水、雲等,皆與自然有關,呈現生命成長茁壯的過程,也為原本喧囂的商業廣場帶來難得的平靜悠閒氣氛。
而其成為近來城中傳媒新寵的原因,在於K11在創立之初,對於藝術在商場營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整體配套的環節皆經過縝密的規畫,更遑論它還具備比一般畫廊更為雄厚的資金和行銷資源。除了延攬具藝術背景相關經驗的工作人員,也靈活的運用商場空間,設置不同的展示場所來提供對於藝術有不同接受程度的觀眾,例如散布在商場當中的「拾捌藝窗」,便是由18個獨立櫥窗所組成,展出貼近生活題材,或是和時令有關的作品,而L101、L107、L301則是三個專屬的展覽空間,一般三個月便更換一檔展覽,可以更為立即的提供藝術家申請或是展出機會。此外,利用自身商場空間性質以及地理位置,也提出許多讓市民更易接觸展覽活動的巧思,例如使用外部立面上的大電視牆,播放藝術家的錄像作品;而一般櫃位在裝修時,多是以廣告板包覆,K11卻把其作為另外的藝術展示窗,提供給仍在就學中的創作者作品發表的空間;此外,商場地下層是以港鐵行人隧道與港鐵站和東鐵站連接,K11在此處設立了全港首座在地鐵站旁的劇場「Stage of the Arts」,透明的玻璃內是舞台,而觀眾席則設在外頭,也就是對過往行走的行人全然的開放,截然不同的表演方式,帶來獨特的視覺享受,也考驗著表演者,往往需要應地重新編制舞作,而K11則會支付製作經費和藝術家費用。
香港眾多的購物商場,品牌種類、價格、規模都相當具有全球競爭力,而其所吸引的國內外觀光人潮,一年可以為香港創造600億港元的觀光收益,K11認為唯有本土文化才能反應當代城市文化真正所需,故而堅持在不同地區的K11館舍,皆必須先行培育當地的藝術家,而其「創藝新星」計畫便是每年選出一位新進藝術家,為其提供策畫和市場推廣等,幫助他能持續發展自己的藝術生涯,並藉由商場所帶來的大量人潮,提高被關注的程度與對話的機會,而多家的購物藝術館也意味了一個跨地域的展覽通道形成,藉由各地藝術家的巡迴展出建立另一種中國各地區之間的當代藝術網絡。

展覽空間的良性競爭
由私人贊助藝術活動或是商業與藝術結合由來已久,然而,也往往容易招致是否藝術僅為點綴的公關伎倆的爭議?以及展場空間擁有者依然是主導展覽的核心,是否因此進行言論審查、干預創作自由,導致藝術家必須予以妥協?甚至,地產商也常是導致租金昂貴,故而迫使藝術家不得不搬遷工作室或甚至無法找到理想創作空間的始作俑者。然而,企業與藝術家合作仍具有其優勢,只要符合贊助商的考量並得到藝術家的同意,有時能比藝文機構更具有機動性,可以很快地獲得資金挹注,甚至基於其原有的規模化網絡,亦能有效地將藝術家推向國際或是更多的群眾。若能有更多具有理念的成功企業加入, 以發展藝術作為對於社會回饋的行列,不但能將整個藝術產業的餅作大,或許也能讓各大藝術機構彼此擁有良性競爭的可能,而最終受益的,仍是群眾和藝術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