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陳居民現仍多以捕魚維生, 港邊曝曬著長長一列鰻魚乾,空氣瀰漫著魚腥味。 記者曾吉松/攝影 |
大陸地方政府在大陳興建渡假村,冬天風冷浪大,一片冷清。 記者曾吉松/攝影 |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專題報導】2011.02.09
大陳島所屬的浙江省台州市,是長江三角洲人均收入最高的都市之一,平均年所得達到人民幣兩萬四千元。在市內的新開發特區,筆直的大馬路與寬闊的公園、廣場,還有城開不夜的飯店、餐廳、娛樂場所。當地剛落成的高級住宅大樓,一坪要賣新台幣廿、卅萬,還總是銷售一空。
然而兩小時船程外的大陳島,儼然是另一個世界。街上看不到時髦的裝扮,甚至可以看到久違的「藍螞蟻」毛裝,讓人聯想起開放探親初期所見的畫面。
碼頭邊,一群婦女蹲在地上,挑揀剛從漁船上卸下的螃蟹。她們熟練地用橡皮筋綁住螃蟹,放進旁邊的大籮筐,但一天下來,收入卻往往不到台幣一百元。
根據官方統計,大陳島漁民年收入是人民幣七千九百元,全島居民的平均收入,更只有六千三百元。等於一個月辛苦所得,只夠兩個人在上海新天地吃一餐飯。也因為如此,年輕人幾乎都離開大陳,到台州或杭州、上海去討生活。
根據1930年代的統計,大陳的總人口約為一萬出頭。1949年後,大量逃難人口湧入,人口增到一萬七千多人,加上駐軍更超過三萬人,使得島上出現空前的擁擠景況。
國府撤退後,除了第一批登島開墾的四百多位共青團成員,最重要的新移民來源是1960年代初期台州興建長潭水庫的拆遷戶。由於漁業興盛,大陳的人口一度達到七、八千。
大陳一帶,自古就是重要的漁場,盛產的魚種包括黃魚、帶魚、烏賊、鰻魚、蝦、蟹等,民國初年已有「欠債如牛毛,只要海上一夜潮」的俗諺。當年曾經駐防當地的前海軍總司令葉昌桐也回憶,從大陳回到台灣之後好幾年,對於別人視為珍饈的黃魚,自己則「看了都有點想吐」,因為當地一天三餐都是黃魚。
1950年代國共對峙,漁業大受影響,導致捕獲量大減。幾年的「休養生息」,讓中共在1955年接收大陳後,出現空前的收穫。從1960到1980年代,平均年漁獲量高達六萬噸,是一九五四年戰爭期間的一百倍,每逢撈捕旺季,大陳海域聚集來自鄰近各省的漁船,總數達五千多艘。
但是因為過量撈捕,漁獲量在90年代之後嚴重下滑。堪稱大陳招牌海產的黃魚,現在大都靠箱網養殖,野生的已經不多。漁業的衰落,也導致人口的流出。
發展觀光如今成為大陳積極努力的目標,宣傳「玩海水,吃海鮮,賞海景」,還可租船出海釣魚。看著港灣邊一整排小旅館,曾在大陳當過三年副鎮長的椒江區台辦副主任王星說:「夏天遊客不少,周末這些旅館會客滿。」不過受限氣候,只能作半年生意。到了又冷風浪又大的冬天,船隻常被迫停航,根本沒有觀光客。也因為如此,不容易吸引外商來投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