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

高雄文創新局 推動城市品牌(中)

紀華麟與爵劇影色舞團聯手打造「琴遇舞孃」台式百老匯。(圖/陳俊合攝)
設計相關科系學生活躍的表現帶動高雄設計產業發展。(圖/樹德科技大學提供)
洪添賢作品「旗津的表面」。(圖/洪添賢提供)
Dream Makers品牌背後的推手之一─劉月萍。(圖/艾莉卡攝)
Dream Makers具有國際精品工坊水準的產品。(圖/艾莉卡攝)

資料來源:《高雄畫刊》四月號/2011-05-13

春天藝術節中的節目特色還遍及不同族群,像是結合高雄流行音樂與舞蹈兩大天團,由第20屆金曲獎流行演奏類最佳作曲人獎-紀華麟和其帶領的「藍色狂想」樂團,以及在「舞林大道」節目獲得全國第2名,展現精湛舞技的「爵劇影色」舞團...
春天藝術節中的節目特色還遍及不同族群,像是結合高雄流行音樂與舞蹈兩大天團,由第20屆金曲獎流行演奏類最佳作曲人獎-紀華麟和其帶領的「藍色狂想」樂團,以及在「舞林大道」節目獲得全國第2名,展現精湛舞技的「爵劇影色」舞團,共同演出充滿魅惑的「琴遇舞孃」,交匯出創新的台式百老匯。

高雄豐沛的表演人才,藉由跨界合作,相互學習新的技術與找尋新的突破,累積出全新的觀眾經驗,激勵在地表演團體升級,朝向新境界發展。

創意人才深根 奠基城市品牌基礎

文化創意產業已經納入國家與城市的發展重點計畫中,而提升創意競爭力的成功關鍵,在於人才培育養成,以及如何與產業充分鍊結。

養人才,造舞台

高雄文創人才的培育基地,在近年來多間學校紛紛設立相關科系後,形成一股巨大的設計創意人才流。高雄各大專院校,如高雄師範大學、樹德科技大學、實踐大學、正修科技大學、東方設計學院等,每年養成上百位人才投注於市場,給予產業穩固的人力基礎來源。

東方設計學院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所長吳淑明教授表示,提出高雄不僅有創意人才培育基地的優勢,更大的優勢來自於經過政府大力推動,讓學界、業界、官方三方面鍊結,成為文創市場成熟運作的開端,並特別著重於設計多媒體相關領域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統籌規劃。

吳所長指出,高雄文創產業的龐大潛力,來自於獨特海港環境,與山海自然共存,在進步的科技下實踐與環境共生的理念,這也是高雄近來的文化政策目標。高雄文創人才的培育跳脫出課程、技術的操作,是透過在地文化、尊重自然的「以人為本」、「師法自然」的態度,與社會、環境共生共榮。

而高雄縣市合併,給予了更大的產業發展舞台。多元的資源與在地產業,激起更多的創意合作火花。這些獨特的在地產業資源,將成為強化高雄城市形象獨特性的基礎,也構成文創人才發揮長才的靈感來源。

城市創意引力 願者上鉤

除了培育在地人才,市府也透過補助與城市文化吸引力,促使外地文創人才來高雄進行創意工作。進行至第3屆的高雄市文化創意人才回流駐市計畫中,吸引了大量人才申請,現階段第3屆的總錄取人數達115位,為高雄文創增添深厚實力。

第1屆錄取名單中的洪添賢,以「高雄.城/視」新移居者的角色,探索觀察高雄,離開居住三十多年的台北,在高雄定居。「當初要離開生長的台北,也經過很多掙扎,但高雄的環境與氣候深深地吸引我」高雄給予洪添賢更能堅持自己創作特色的空間,找回早已淹沒在生活壓力下的自我特色,一系列的城市觀察插畫,奇幻且有別於居民、遊客之間的特殊觀點,他用全新的方式向其他人詮釋高雄的城市形象。「有趣的是,在高雄近一年做自己的創作,反而更加打開了喜愛我的作品的客戶與市場。」

與洪添賢新移居者角度不同的另一位錄取者,是一直在高雄創作的在地年輕女孩─劉月萍,她與合作團隊共同打造「夢想生活計畫」,以Dream Makers品牌在文化中心附近設置門市與工作室,創立一個要讓全世界都認識的高雄在地手創品牌。店內的商品,以環保素材─羊毛、皮革手工製作,這個平均年齡不超過30歲的年輕創作團隊,開發出專有的獨特技術,與具有國際精品工坊的成品水準。劉月萍驕傲的說:「我們團隊開發出水洗羊毛氈一體成型大手提袋的技術,連世界知名的精品品牌都做不到,同樣的材質,他們還必須透過縫線來強化與成形,但是我們有超越他們的技術。」年輕的眼睛中閃耀著無比的信心與希望,「對於技術與產品我們有著極大的信心,下一步就是要讓我們的品牌成為高雄知名的城市品牌。」

人才與產業共譜高雄城市品牌

高雄城市品牌,有賴於文化內涵建立、文創人才資源與產業結合共同來打造。文化是城市品牌的最重要內在,創意與人才是將文化表現出來的方法,而最終體現出來的就是城市品牌。品牌的「品」字,也包涵著「品質」、「品味」。「高品質」的追求,是不斷創造城市機會與活力的策略。

「品味」,則是從在地文化、自然環境中找尋出特有的區域美學核心,並透過文創設計,磨亮原鄉時尚的光采,讓高雄城市品牌,成為世界共通的「創新品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