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老街上日治時期的建築上都鑲嵌了有意義性的英文字母, 圖中「RI」 代表著李本布莊李老闆的羅馬發音。 |
各式帽席是大甲老街的風味伴手禮 |
資料來源:《悅讀大臺中》2011年5月號/鍾文萍 撰文&楊智仁 攝影/2011-05-24
大甲位於臺中西北隅,大甲溪、房裡溪南北夾流,在漢人移入前,是平埔族道卡斯族(Taokas)游獵、田耕、居所之地。明永曆23年(西元1669年),鄭成功曾派遣副將駐守大甲鐵砧山實施屯墾,為漢人經營大甲的起源。康熙40年(西元1701年),「渡臺禁令」逐漸廢弛,才出現大陸移民大規模的移墾大甲。當時建制以大甲為南北分界點,以南是臺灣府,以北是淡水廳,當時從南部往北走,只要過了大甲,就已經算是到臺北了。
以廟口為軸心的市街文化
清雍正10年(西元1732年),居民為了祈求平安,合資興建媽祖廟,名為鎮瀾宮,四時祭祀,各種信仰、防衛、教育、娛樂等活動及店鋪也都以廟為中心向四周發展,使得鄰近農村居民趨於集中,由農村聚落演變成人氣匯聚的商業街市。街市以大街(今順天路)為主,呈線形向南北兩端發展,延伸到站前路(今蔣公路)周邊。日治時期歷經兩次市區改正,街道由原來6尺拓寬為18尺,兩旁房屋各自拆退並設騎樓,打造出更廣闊的街道空間,當時大甲的商業活動幾乎都集中在此。鎮瀾宮位於街南段,市場在鎮瀾宮南側,當時僅有的劇院鳳舞臺位於市場內南側,是最熱鬧的街段。
老建築見證地方發展
老街歷經百年,人事全非,唯有僅存的老建築,最能表現當年風情與地方性格。
大甲觀光產業促進會教育組長張慶宗為《大甲鎮誌》撰寫者之一,據他蒐集的史料顯示,日治時期為了使大甲街屋脫離原有的閩南色彩,大多改建成「大正式」、「昭和式」立面,以兩樓為主,間混3層樓,商店門面講求幾何圖案造型,裝飾以花卉、果實的寫實造型居多,裝飾華麗。有些街屋並不採用1920、30年代日人崇尚的ArtDeco歐洲裝飾藝術風格,外觀簡單俐落,僅在屋頂或山牆嵌入時髦的外文姓氏或商號,例如「RI」標誌為李本布莊李姓老闆的羅馬發音,「TONG LENG」即東聯商號,「SAM HO HAT AND MAT STORE」則是早期從事藺草草帽及草蓆的三和製帽行。遊賞老街建築,彷彿經歷了一場活生生的大甲產業發展史。
大甲曾經是名滿全臺的「帽蓆之都」。在張慶宗的記憶中,民國40至50年外銷鼎盛時期,沿著順天路、蔣公路走去,一家家打著「大甲帽蓆」招牌的商家或工廠成排並列,光是中部地區就有80萬人從事編織業,靠著帽蓆起家的中小型企業不在少數。民國60年臺灣經濟起飛,冷氣、電扇日益普及,草蓆需求相對下滑,如今鎮上僅剩兩家傳統帽蓆行。位於鎮瀾宮旁的大振帽蓆行老闆說,真正的大甲蓆以不染色的大甲藺編織成,草色呈自然麥褐色,光澤細緻溫潤,越用越美麗,是老街之旅最富地方風味的伴手禮。
吃吃喝喝逛老街
老街信仰中心鎮瀾宮歷經數次擴建,早已被信眾尊為中部媽祖大廟,至今周圍仍然是大甲商業中心、地王所在,是老街一大名勝,不宜錯過。如能趕在農曆3月「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期間前來,廟口附近會出現許多販賣狀元糕、麥芽餅等傳統甜食的攤販,一邊吃喝一邊看熱鬧,更能感受在地那種家有喜事的歡樂風采。
張慶宗表示,說到美食,不能錯過的還有大甲特有的酥餅。大甲酥餅是從臺中太陽餅演化而來的,由於大甲人通常作為嫁娶的喜餅體積頗大,因此早期酥餅的體積就像傳統禮餅,足足有太陽餅的四、五倍大,而且是論斤賣的,相當豪氣。如今現代人偏愛清淡飲食,奶油酥餅也因應潮流縮小、變薄,但內餡仍維持比太陽餅更柔軟甜蜜的口感,非常值得一試。
大甲老街 世世代代傳香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